市場監管部門出臺19條保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措施
聚焦市場主體“痛點”“堵點”“難點”
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基本細胞,市場主體興則產業興、經濟興。今年以來,受疫情影響,我市市場主體特別是各類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重重。為化解企業面臨的“痛點”“堵點”“難點”,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出臺《保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措施》,立足市場監管職能減輕市場主體負擔,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。
保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措施涉及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、圍繞企業發展痛點難點強服務、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等3個方面19條具體舉措,覆蓋全市228159家市場主體,涵蓋工業制造、餐飲業、批發零售業、文旅業、交通運輸及物流業等多領域、多行業,旨在拿出“硬核、解渴”的措施,真正做到用心、用情、用力為企業紓困解難。
聚焦改革激發新活力
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推進簡政放權、轉變政府職能、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的重要舉措,也是此次市場監管部門制定幫扶措施的重要方向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更大范圍和更多行業推動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,實現市場監管領域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革全覆蓋;全力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,整合各類企業開辦事項和網上服務資源,實現登錄一個平臺、填報一次信息、后臺實時流轉、即時回饋信息。全市一般性企業開辦實現1日內辦結,企業開辦實現全程不見面;住所登記自主申報實行承諾制;企業簡易注銷登記公告時間由45天(自然日)壓縮為20天(自然日),市場主體退出機制全面暢通;支持《保健食品原料目錄》中相關產品的種植企業開拓產品深加工業務,申辦保健食品備案,增加產品附加值;聚焦小微企業、個體工商戶高頻辦理的“我要開超市、我要開飯店、我要開網店”等事項,依托統一入口,統一標準流程,確保實現一件事一次辦;支持企業重塑信用,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信用修復申請,快速辦理、急事急辦。
圍繞“痛點”“難點”強服務
圍繞企業發展“痛點”“難點”,市場監管部門從助企融資、推動地理標志的運用、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、檢驗檢測機構能力提升幫助工作、計量器具提供免費檢定、擴大鐵橡云臺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覆蓋面、指導食品生產企業提高產品質量、助推遼寧小微企業名錄系統平臺發揮作用、建立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等9個方面,精準對接企業需求,上門服務助企紓困。
特別是建立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聯席會議制度,加強對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,形成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工作合力,推動解決政策落實、降本減負、金融支持、服務供給等方面問題,促進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。
堅持打扶并舉強監管
推進包容審慎監管,嚴格執行省局印發的《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實施辦法》和《遼寧省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( 2021版)》,明確92項“首次不罰”“首次輕罰”事項,對市場監管領域違法行為符合情節輕微、負面影響較小的苗頭性問題,一般不予行政處罰。加強涉企領域收費監管;督促政策制定機關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,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,以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激發市場活力。